本期內容簡介
移動世代的旅行新商業
共享經濟╳訂製服務
旅人帶路數位工具
因為共享經濟,因為數位工具,
因為廉航世代,因為⋯⋯
旅行方式和旅行產業變得不同了,
我們隨時都想去旅行。
● 拆解微軟:沉睡的巨人終於醒了
● 完全解讀台灣最有力量的社群平台:Ptt
旅行對話
工頭堅 產業從業者
╳
詹偉雄 自我挑戰者
青春流浪.旅行蛻變.自我實現
好 想去旅行啊!截稿期間,在辦公室內看著Facebook上朋友出遊的照片,心裡面這樣喊著。我想,一定不是只有我這麼盼著。旅行不僅僅是一種想望,它也是一門技術,一個好生意。特別是在這高度移動性的數位化年代,旅遊的方式與面貌,也與以往大大不同,因此我們選在這個充滿假期氣氛的二月,製作了這樣一個「旅行新商業」的專題。早在網路發展初期,旅遊產業就是最早一波網路化的產業,旅行社將過去班機時間、飯店資訊放到網站上,旅人不必只能跟團,有了更多自主空間,接著,在Web2.0年代,「使用者貢獻」概念成形,旅遊相片、餐廳評比、旅遊日記等內容,藉著部落格,傳遞給更多人,增加了更多旅遊的樂趣,而在此同時,也培養出不少具個人品牌的新概念導遊,比如這期「旅行對談」的工頭堅,超過二十年自助旅行經驗,因為在部落格的分享,成為台灣旅遊社群中重要的意見領袖,現在更自己出來創業,試圖建構與經營旅行的新可能。而現在,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,又為旅行帶來的新解放,旅人不用再擔心迷路、不用煩惱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地方吃住。
「因為你帶著一雙異鄉的眼睛,而使得自己變得比原來的自己,更寬廣、更富裕一些。」詹宏志在其新書《旅行與讀書》介紹中這樣說道。在這些數位工具及新型態服務的幫助下,旅行比起以往更顯得容易,但這反而更加逼著人們去思考:我要往哪裡去?在不熟悉的異世界中,我們真的能放開胸懷嗎?實體的異世界等待探險,虛擬的異世界也是。過去這一兩年,網路論壇Ptt,在台灣社會成為關注焦點。從1995年成立至今,Ptt已屆滿20年,這個看似技術落後的平台,卻是台灣社會最重要的網路文化之地,然而,每每看到一些對於Ptt或說是BBS的評論,總覺得許多人並不了解這個異世界,我自己也是鄉民的一員,也是媒體的一份子,如果說媒體有一種守望環境的責任,我想,應該是需要讓大家更了解這個世界發生的事。當你願意更貼近現場,你會發現這世界之大,超過你的想像,總有許多新奇的事物等著你我,一起出發吧!
同書類書籍